同声传译

同传概要

同传简介

同声传译,简称同传(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)。是指讲话者连续不断地发言,而译者边听边译,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,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,最多达到十多秒,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。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,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,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,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。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,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,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。

同传历史

同声传译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,而其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,这种形式的翻译最早始于 1919 年的巴黎和会。在巴黎和会上开始借助英、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,其中一部分谈判采用了同声传译,这也意味着同声传译作为一种专业开始形成。后来,二战后的纽伦堡军事审判法庭( 1945-1946 ),同声传译第一次得到相当大规模的采用来审判纳粹战犯,效果不错。于是在 1946 年的联合国会议上开始正式采用同传,结果使会议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,经费也相应的减少了许多。中国是在 1952 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地区和平会议上首次使用,时至今日也不过是 40 年的发展历程。目前,世界上 95% 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。

同传的过程

同声传译是口译中级别要求最高的,对译员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, 这不仅要求有丰富的阅历、翻译临场经验、思维敏捷,还要有较强的体力和毅力。同声传译的过程是由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,坐在隔音的同传间,一面通过耳机收听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,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、完整地翻译成目标语言,其翻译语言输出通过话筒输送。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,可以通过接收装置,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,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翻译语言。

同传设备

由于同传会议大多具有保密要求,同传设备大多选用红外线作为音频信号的载体,一套完整的同传设备包括同传主机、红外发射主机、红外辐射板、译员台、同传间、接收机及耳机。译员台和翻译间的数量根据会议语言数来确定,而同传接收机则根据参会人数来确定。


部分同传案例

2007913为吉盛伟邦绿地国际家具村开业盛典提供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

2007118,为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增长动力,叱咤全球经济上海论坛提供同传服务

2008328,为不朽的传奇——菲拉格慕(Salvatore Ferragamo)八十周年暨回顾展庆典提供全程同声传译服务,香港影星莫文蔚作为嘉宾出席!

200911216日,为惠普公司与美国科尔公司技术合作项目提供同声传译服务

2009921 为第三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提供同声传译服务

20091030,为交通大学法学院“美国《国家环境政策法》、环境联邦主义、气候变化和中国环境政策与立法新发展的圆桌会议”提供服务


提供并支持Zoom、腾讯会议远程会议系统